中文  |  EN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聚焦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院暑期通识课程引领学生关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1日 20:43    作者:    点击:[]

 

在当前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土建学院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及国家文化自信战略,2025年7月29日至8月2日,山东大学暑期学校全球暑期项目境外师资课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经验解析”[SQ0000202H]在连续开设五年后,再一次顺利开课并圆满结束。

截止2025年7月,全球世界遗产已达1248项,中国以拥有60项世界遗产位居各国前列。课程旨在打破学科界限,构建跨学科对话平台,引导来自理工、人文、艺术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探讨世界遗产保护议题,课程吸引了来自山东大学不同专业的学子和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师生的热情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专员、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远东研究中心(CREOPS)研究员Roland LIN Chih-Hung教授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全面系统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念、方法、经验与思考。

课程以世界各地文化遗产为“活教材”,通过对不同类型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案例的深度解析,引导来自多学科背景学生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挑战与应对、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等前沿动态,加深同学们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系统性认识与理解。参与课程学习的大中学生结合专业背景和生活经历,运用课堂所学,从自己家乡的遗产点到著名的世界遗产保护案例,畅言对文化遗产保护新见解。分析了对青海塔尔寺、湘西吊脚楼、石峁遗址、济南泉城、三星堆与金沙、景德镇、泰山、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福建土楼、大足石刻、莫高窟等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阐述了遗产保护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利用AI技术进行病害监测的创新设想,分析了遗产地旅游开发与原生社区保护平衡策略等多方面的问题,完成了富有见地的分析报告。老师对学生们的分析角度、思考深度和创新观点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并指出深入思考的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互动研讨中,深刻感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自觉地从文化遗产的‘旁观者’转变为‘守护者’与‘传承者’。

文化遗产是传承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本次课程的成功开展,正是学院践行“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这一时代命题的生动缩影。这门跨学科的通识课程,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是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种子,鼓励学子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锤炼跨学科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未来,当同学们投身于城市更新的蓝图绘制时,会珍视每一段历史文脉,让现代都市与传统记忆和谐共生;当同学们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时,会善用每一处文化遗产,让古村落、老手艺焕发新的生机;当同学们走向世界舞台时,更能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图、文|谷健辉

下一条:土建学院建筑学专业师生参加第八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

关闭

Copyright © 2018-2020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网站管理]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邮编:250061    电话:0531-88392446    传真:0531-88392446    院长信箱:tjyzxx@sdu.edu.cn

网址:www.tjsl.sdu.edu.cn    E-mail:tjfdw@sdu.edu.cn    技术支持:奇赛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