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B/77/8A/8EB5A4912A36C3B886C455A996A_DF1E4922_3744A.png)
2022年9月20日,山东大学牵头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的审查会在青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预应力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预应力专委会)主任委员曾滨,协会副秘书长张弛,协会副秘书长、预应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晓锋,预应力专委会委员、山东大学教授侯和涛,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成福及审查专家、编制组成员39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室里的人们描述已自动生成](/__local/5/5C/BB/504A4316154103F2B6E2D9876B4_5C2A28E1_4F0EC.jpg)
会议成立了以中国五矿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曾滨为组长,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维汇为副组长,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张锡治、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副院长任彧、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贾壮普及预应力专委会委员张守峰、李伟兴、张明亮、韩良君等9名专家组成的审查专家组。编制组详细介绍了《规程》的编制背景及意义、编制组完成试验研究与工程实施情况、重点审查内容等。审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介绍,并对《规程》各章节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和审查。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规程》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规程》送审稿通过审查。
《规程》由山东大学、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国内知名的研究单位、高校、设计、施工、构件加工、装备制造及检测单位共同编制。预应力专委会委员侯和涛担任主编,预应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晓锋、刘界鹏及委员于秋波、赵广军、章雪峰参加规程编制。《规程》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系统总结了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试验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在两阶段免支撑设计、钢肋设计与构造参数、单向板与双向板调幅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规定。
《规程》预期2022年内发布实施,山东省标准图集《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也将于2022年同步实施。《规程》编制与实施将有利于促进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产品发展及工程规模化应用,充分发挥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高效经济优势,为我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可靠支撑。
![木桌子上描述已自动生成](/__local/A/46/1C/B59085787D4019102DFB88CD80E_5EA7B834_5EB5.jpg)
![图片包含 桌子, 书, 长凳, 木描述已自动生成](/__local/2/27/81/E74AF65077F9D5B3E7E414C2955_71291DD3_11B52.jpg)
![](/__local/3/06/38/CEBB0E4CDB7A4F123EA7773F576_6DB6A3C8_7A56D.jpg)
![](/__local/E/B9/65/E5BB388AE48DBAC8B8061F898F7_9831DFD3_974D.jpg)
![餐厅外的招牌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__local/3/43/D0/AE1AA88123654322B3EC8C7F259_FCC0995A_650C.jpg)
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侯和涛团队研发系列钢混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SC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中的第一代产品。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由混凝土上翼缘、直钢板或波纹钢板、混凝土平板三部分组成,在多方面具有显著技术优势:节材低碳、承载能力高、成本优势显著;
• 节材低碳、承载能力高、成本优势显著;
• 有效利用混凝土上翼缘在施工阶段受压,整体抗弯刚度大,抗裂性能优,在3.9m跨度内可实现施工阶段免支撑,在大跨度时可实现少支撑;
• 采用长线台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证;
• 直钢板或波纹钢板方便在施工阶段开孔布设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