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落下帷幕。土建与水利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刘轶民带领团队(主要成员:刘轶民、柏成浩、宁泽旭、程凯、姜旭东、马啸寅、乔洪磊和马天昊等)申报的参赛作品“固源瞬变电磁隧道地质三维精细预报方法与系统”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荣获特等奖。该参赛队由我院李术才院士、薛翊国教授、苏茂鑫副教授共同指导。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我院团队从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在校决赛通过书面评审、问辩展示等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斩获校特等奖的殊荣。本团队秉持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精神,致力于解决我国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重点难点问题。考虑到超前预报技术中,传统瞬变电磁法存在探测深度小、互感干扰强、覆盖面小、数据量少等诸多缺陷。为节约成本提高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准确揭示不良地质体位置,降低工程地质灾害指导实践,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固源瞬变电磁隧道地质三维精细预报方法与系统。与动源类中心回线装置相比,本系统吻合于隧道掌子面的不规则发射回线,并且采用多通道阵列式观测方法进行数据扫描采集,可以充分利用隧道掌子面空间,采集更加丰富的数据,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完成数据采集后,通过多频数据融合、反演三维成像等手段,实现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精确定位和解译。
该项目课题亮点在于其三个“五”、七个“更”的技术创新:
(1)五步走: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包括理论分析、仪器的研制、软件的开发、试验测试和工程应用,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2)五形成:在预报系统、处理软件、瞬变电磁仪、配套装置和理论研究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性突破;
(3)五优化:在理论方法、数据信息、采集方式、图像解译和探测成果五个方面实现了优化;
(4)七个更佳:数据量更丰富、探测区间更广、采集更迅速、分辨率更高、距离更深、耗时更短和精度更高。
本参赛队利用学科交叉优势,由多个学院的团队成员组成,定点突破项目不同的研究方向。本次竞赛中他们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协作,经过广泛的文献调研、理论研究、实践操作、试验验证和成果转化,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固源瞬变电磁隧道地质三维精细预报方法与系统成果体系。本项目的成功是学院、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响应了山东大学共青团组织提出的“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锻造创业精神”的工作目标,展现了土建学子求索创新、善思善行的精神风貌。学院今后将继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将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关联。
(撰稿人:宁泽旭)